職場達人-易境永續執行長 何宗翰跨出舒適圈 扮綠建築引路人

2025/08/02  工商時報   呂晏慈

職場達人-易境永續執行長 何宗翰跨出舒適圈 扮綠建築引路人

文章出處:2025/08/02 工商時報

文章連結:https://www.chinatimes.com/newspapers/20250802000360-260209?chdtv

  • Slide title

    Write your caption here
    Button
  • Slide title

    Write your caption here
    Button

圖一  易境永續設計顧問公司執行長何宗翰,早在「綠建築」還乏人問津時,就默默耕耘建築能源及永續行業。圖/易境永續提供

圖二 何宗翰/達人小檔案

文章轉載:

隨著淨零趨勢重塑全球供應鏈,近年不少建設公司看準綠色商辦潛力,結合ESG進行建築設計。易境永續設計顧問公司執行長何宗翰,早在11年前「綠建築」還是乏人問津的冷門倡議時,就默默耕耘建築能源及永續行業,一路見證產業發展歷程。


2014年起,他帶領團隊推廣LEED美國綠建築認證、WELL國際健康建築,如今也切入ESG策略整合、人因形法建築等領域,輔導逾百座國內外建築物取得綠色認證,包括台北世界貿易中心國際貿易大樓、華碩電腦企業總部大樓、馥華艾美商業大樓等指標案例。


身為台大物理所畢業的「理工男」,何宗翰大學時期因接觸蘇花高議題,一腳踏入環保領域,就讀碩班時研發太陽能電池,成為後來進入綠建築產業從業的契機。


在職期間,他赴美參加美國綠建築國際會議暨展覽(GREENBUILD),意識到台美推動綠建築的差距,「我覺得這個東西很好,很值得往下推動,台灣都沒有人在做」,隨後又因緣際會參與國發會相關研究案,希望借鑑國際經驗引進台灣。


何宗翰回顧,最初想藉由上而下從法規面切入,推動制度變革,但很容易就會被「這是國外的東西,在台灣不適用」打槍。於是他轉變想法,決定回到業界,透過各個案子影響更多人,由下而上推廣理念。


創業初期,他嘗試從電腦能源模擬領域切入,「對我來說這很科學,建築設計應該用數據佐證,例如日照、採光耗能是怎麼樣的?如何跟設計互動、修改,來達到比較好的值?」在他眼中,過往只能「感覺」風會怎麼流,但在物理的自然法則上,風並不會依照「感覺」這樣動。


儘管透過國際認證,一步步推廣能源模擬,也獲得部分理念相同的建築師支持,但面對舉步維艱的創業戰場,終究無法事事順遂,遑論他創業前四年適逢台灣房市景氣下滑階段,不少同業退出市場,他也曾煩惱「下個月發不出薪水」。


何宗翰坦言,早期多數案子都是因為有趣或客戶很有理念才接,可能10個案子8個賠,只有2案賺錢,但賠錢的8案又耗盡最多精力,於是他只能努力平衡理想與現實,轉移人力到真正可以獲利的案件中。


另一大挑戰是,就算客戶支持ESG理念,想取得第三方認證,團隊仍需要逐一與建築師、機電、空調、室內設計、施工、營運團隊等利害關係人溝通,「最辛苦的是要跟每個角色做溝通,對他們來說永續可能是多出來的一件事情,過程中可能跟你站在對立面,就需要更多努力,才能讓大家一起往這個方向走」。


他分享,例如早期向執行端解釋為何需要裝設滴灌系統,以幫助節水,但常被打回票:「台灣沒有人這樣用」、「這樣管子久了會堵住」,於是團隊便須找出國內外案例,了解為什麼台灣不行、是否有其他設計避免管子將來堵住等。


「我覺得很有趣的是,通常那些反對聲音最大的人,你講久了之後,他通常也會成為最支持你的那些人。」

展望未來,何宗翰說,創業前十年摸著石頭過河,憑著理想和熱血踏出舒適圈,未來邁入轉型整合階段,「永續是我們的根,我們會從顧問服務邁向落地」,擴大「綠建築」影響力


達人座右銘

每座建築物本身都應該是綠建築



作者: 易境 永續 2025 Aug 5
全球ESG標竿 GRESB落地蘇州, 搭建資產與投資者的永續橋梁
作者: 易境 永續 2025 Jul 24
住展雜誌專欄 零碳未來怎麼走? 綠建標準更新求解方
作者: 易境 永續 2025 Jul 18
2025 泰國曼谷新能源展 ASEW 揭示能源轉型的關鍵趨勢
Show More